近期,一起借大熊猫保护之名散布谣言、非法敛财的案件受到关注。据新华社报道,白某某、徐某夫妻二人为博流量,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利用大熊猫谋利等不实信息,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超50万次、转发上千次、评论近万条,累计牟利17万余元。四川司法机关分别判决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和一年两个月。
近年来,部分博主瞄准国宝大熊猫话题的极高热度,利用公众对大熊猫的热爱为敛财铺路。白某某夫妻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佯装“猫粉”活跃于聊天群,积累一定人气后,通过直播等手段大肆造谣传谣。为吸引眼球,编造“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面的液氮用于抽骨髓、打血洞、活取下丘脑”“出卖熊猫获利,熊猫专家在海外有豪宅”等谣言。为博取网友信任,白某某还在直播间谎称丈夫徐某是民警,公然给国家公权力形象抹黑。
挑选热点、扭曲事实,利用公众的善良和对国宝的关爱心理,将爱心与正义异化为流量变现的工具。白某某夫妇的变现算计,是对大熊猫保护人员的诋毁、对大熊猫保护事业的重创。据报道,部分“猫粉”受谣言挑唆,频繁对熊猫专家实施电话骚扰、短信谩骂、线下滋扰,还有极端“猫粉”不间断拨打报警电话、向政务邮箱发送海量邮件。受到以“保护”为名的极端行为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将复杂的野生动物保护科学问题简单化、情绪化,甚至抵制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干预专业机构的科学决策。可见,恶意曲解大熊猫保护的公共议题,撕裂的是公众与专业保护机构之间的信任纽带。
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不容任何私欲践踏,大熊猫保护事业根基及其声誉更不容别有用心的谣言蛀蚀。司法机关对此案的判决,既是捍卫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研净土,也是守护公众对大熊猫发自内心的喜爱。除了对白某某夫妻依法判刑,四川司法机关还办理了多起涉“大熊猫被虐待”谣言案。近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也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以“爱”为名的极端行为和违法行为,反对和抵制“饭圈文化”,且不欢迎支持和参与“饭圈文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关注参与熊猫中心的大熊猫保护事业。清晰的法律红线、果断的雷霆行动、鲜明的官方态度,无不向利用网络空间给大熊猫造谣生事的所谓“大V”发出警示,有利于对不法分子形成强有力震慑、进而斩断寄生在国宝保护事业上的黑产链。
大熊猫保护事业发展,靠的是专业的协作、依法有序的参与以及全社会的爱心援助和理性共识。守护大熊猫保护事业,既要筑牢科学的防线,也要及时“暴晒”网络谣言。唯有继续坚守专业、凝聚共识,才能让大熊猫保护事业在理性的土壤扎根生长,才能让憨态可掬的国宝不受无谓的打扰。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辛音
山东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