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爱护动物,珍惜生命”——这些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大家应该都看见过、听过不少。它们潜移默化地让我们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正确的观念种子。就在2017年,一位来自河南中牟县的菜农大哥,便在自家蒜田里偶然救助了一只“怪鸟”,也因此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这只“怪鸟”被菜农大哥救治后,得到了林业局工作人员的表彰,并送来了锦旗。村里的邻里看到这一幕,都对他投来了赞赏的目光。不过,也有村民调侃他,认为他错失了一个500万的大机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菜农大哥名叫闫,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闫”。老闫所在的闫家村是中牟县非常有名的一个村庄,尤其以大蒜种植闻名遐迩,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蒜,老闫的几亩地也是全种的大蒜。
展开剩余76%2017年6月15日的一个清晨,老闫像往常一样起早赶往蒜田,打算趁着清晨的凉爽清理一下杂草。然而,刚走了几步,他便听到前方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难道地里来了老鼠?”老闫心里一惊,赶紧捡起一块土块扔过去,谁知声音反而更大了。
老闫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老鼠,老鼠早就逃跑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没想到竟发现一只模样怪异且凶猛的鸟。那只鸟浑身灰褐色,尖锐的嘴巴和凶狠的眼神一看就不像是常见的鸟类,更像是一只“凶鸟”。
这只“怪鸟”见老闫靠近后,挣扎着想要飞走,但显然已经受伤,无法起飞。老闫决定走近查看,不料刚伸手过去,这只鸟竟然猛地扑向他,狠狠地咬了一口。幸运的是,老闫反应迅速,否则手上的肉可能就要少一块了。然而,这只鸟长期待在蒜田里也不行,若是长时间得不到帮助,要么饿死,要么被其他动物吃掉。
老闫费了好大劲,才把这只凶鸟抓住。过程中,老闫的胳膊上被鸟爪抓伤,鲜血直流。虽然这只鸟的体重大约三斤,似乎并不算重,但它拼命挣扎的力量还是让老闫相当费力,只能将它紧紧抱住,生怕它一旦逃脱,重新捕捉就变得更加困难。
回家的路上,村民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原本安静的凶鸟也因为惊吓开始更加不安,时不时拍打着翅膀。大家议论纷纷,有人猜测它可能是国家保护的鸟类,应该交给专门的保护组织;有人则觉得这只鸟体型大、样子独特,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还有人开玩笑说,费什么劲,直接带回家杀了吃掉也行。
面对周围的议论,老闫心中已有主意。他回到家后,将这只鸟小心翼翼地放入了狗笼子里,给它准备了点水,虽然家里没有新鲜的肉类,但至少可以解解渴。随后,老闫查找了当地林业局的联系方式,并打了电话。不久后,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经过一番观察,工作人员也无法立刻确认这只鸟的种类。虽然可以确定它属于鹰雕等猛禽类,但具体是哪种,还不明确。经过老闫的同意,工作人员决定将这只鸟带走进一步检查。
回到林业局后,工作人员对猎隼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它的身体并未受伤,显然是因为长时间没有食物,导致体力不支才栽落在蒜田里。在工作人员提供了新鲜的生肉和水之后,这只鸟迅速恢复了精神,吃饱后明显神态好了许多。
通过视频连线,时任郑州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的董朝伟专家确定了这只鸟的身份。原来,这是一只猎隼,一种生活在中国内蒙古及蒙古地区的猛禽,在中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从它的体型来看,这只猎隼还是一只未成年的幼鸟。
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向董专家请教了更多问题,并提到村里有人竟然有意将猎隼吃掉。董专家听后表示,幸好没有这样做,否则就触犯了法律。另一方面,老闫没有将猎隼放生也是明智之举,因为这种猛禽以其他鸟类和小动物为食,甚至会攻击当地的鹰雕。如果将其放生,随着它的繁殖,肯定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董站长还提到,猎隼在中东的富人圈中非常流行,许多富豪喜欢将它们作为宠物饲养。几年前,就有一只极品猎隼卖到了500万元人民币。
考虑到猎隼的特殊性和保护需求,经过与董专家的讨论,林业局最终决定将这只幼年猎隼送往郑州野生动物救助站。待其恢复体力后,再择机将它放生到适宜的区域。
为了表彰老闫的善举,并号召大家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林业局不久后送来了锦旗。村民们纷纷知道了那只凶鸟的真实身份,听说它竟然可以卖到500万,更是纷纷打趣老闫。
但说到底,老闫的决定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而那只幼年猎隼在救助站的悉心照料下,逐渐恢复了健康,最终被送往内蒙古的大草原进行放生。在那片生机勃勃的草原上,它可以尽情地飞翔,捕食小动物,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发布于:天津市山东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